• 1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创作>科研论文>详细内容

唐海燕《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溯源及实践》刊登于民族艺术 2019,(05),21-28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12-30 15:23 点击: 字号:

 

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溯源及实践


唐海燕

广西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要:

文艺“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期文艺事业和文艺发展的核心思想,其伦理理论来源有三方面:涵植深化于马克思唯物史观人本理论、传承扬弃于中华优秀传统民本思想、接续创新于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性”。厘清文艺“以人民为中心”伦理内涵,探索新时期文艺“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的逻辑思路,主要是以马克思人本唯物论观照于当今文艺现实、对中华传统民本思想进行现代扬弃、延展并创新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性”。

关键词:

文艺; 以人民为中心; 理论形成基础; 思想传承; 时代创新;

作者简介: 唐海燕,博士,广西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基金: 广西艺术学院2019年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基于生态伦理视域的文艺生态研究”(GCRC201904)阶段性成果;

The Ethical Origin and Practice of “People-centered” Literature and Arts

Tang Haiyan

文艺“以人民为中心”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彰显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发挥人民主体力量的精神实质。文艺“以人民为中心”从世界大格局、中国建设的历史与实际出发,结合文艺出现的新样态、新特征、新问题,创造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于伦理学视域,溯本求源,文艺“以人民为中心”主要酝酿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人本论、传承于中华优秀传统的民本思想、接续于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文艺观。当前,在实践中坚持、发扬、运用文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实现文艺大跨越大发展的应有之义。

一、涵植并深化了马克思的人本理论

(一)马克思人本论的伦理要义


“人”的价值旨归思考是马克思学说的研究起点和逻辑主线。从《神圣家族》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再到《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深刻驳斥“漫步于太空”的康德和费希特的理想主义世界观、批判费尔巴哈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扬弃黑格尔追求实现“意识的人”的绝对精神自由人本观,建构了理性主义的唯物主义人本论,实现从形而上到科学实践观的思维方式嬗变。立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全面阐述和论证了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以及人的实践活动具有主体性,科学解决了如何实现无产阶级及全人类解放、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以人为核心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人本思想蕴含三个核心理念。

人本唯物论。马克思、恩格斯彻底批驳和摆脱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抽象的人”思想樊篱,从肯定人的物质活动和生产劳动实践才是人的存在方式出发,关注如何通过现实手段改善人类命运,使“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现实的人”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和解放。以此为起点形成唯物主义人本思想,提出无产阶级革命要始终“关心人,重视人”,在《共产党宣言》中称“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对劳动者的压迫和剥削,追求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财产公有制的宏伟愿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强调人民不仅是国家的主人也是社会财富的拥有者。

历史活动本质上是“群众的活动”。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把人民群众称为“精神的敌人”、“非批判的”、消极“群氓”的错误思想,提出人民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使社会主义动力论从空想变为科学。此外,马克思以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为主线,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提出无产阶级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推动作用,人民群众通过社会实践“给历史规定了它的‘任务’和它的‘活动’”(1)。明证了人类发展历史是“群众的活动”的链接体。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终极目的。马克思倾覆了以神为本的经院哲学,引领人们摆脱对“物的依赖性”,并对人的现实生存进行科学探索、反思、批判和超越。揭示了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消除人的生存困境,消灭私有制对人的异化和束缚;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不是乌托邦式,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因此,社会的一切活动和社会更替演进,都要紧紧围绕如何实现人的解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来进行。

(二)文艺“以人民为中心”是对马克思人本论的现实观照


马克思人本思想涵括了人的主体实践性、群众唯物史观及追求人的发展价值等内容,文艺“以人民为中心”运用马克思人本逻辑思维来指导文艺活动,在文艺领域赋予以人为本以新的诠释,涵植并深化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和思想。

立足于文艺为了人民的思想起点。文艺与人民是辩证融合统一体的精神实质,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文艺需要人民、人民需要文艺”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之义。首先,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马克思人本思想表明,只有将人民所需、所想、所求放在首位的事业才具有最强大的感召力生命力。因此,文艺始终要坚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立场和方向。其次,社会主义文艺要扎根于人民。文艺创作、文艺发展、文艺事业永续蓬勃的关键就在于它来自于人民、根植于群众生活,能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想民之所想。再有,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应尽职责。一是文艺工作者要自觉肩负起“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时代使命,为民代言、了解民心、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成为新时代的优良风气的开拓者、倡导者,“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2)。二是文艺工作者要“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3)。不断提升政治觉悟和文艺素养,以艺养德、以艺养心。要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涵养艺德、丰盈知识储备、提升艺术技能,认识到自己肩负着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弘扬社会正能量、讴歌发展主旋律;要做到修炼艺能,不断与时俱进,主动学习掌握新媒体新技术、提高专业水平、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要具有开拓创新意识,“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4)。做到能直面和应对时代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挖掘文艺新题材、及时更新创作手段、丰富展现形式、拓展发展空间。

深化文艺为了人民的发展价值目标。一是明确人民的进步发展是文艺创作的价值本原。“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5)。为人民提供精神健康食粮、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使人民获得思想滋养和身心愉悦,是文艺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只有被人民所认可、被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才是精品佳作;反之,人民不喜欢、不能引起共鸣、脱离社会现实而不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作品,都不是好作品。二是引导人民群众塑美、求善、达真。“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6)社会主义文艺属于社会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思潮、社会风气的导向器和风向标,承担着规范道德行为、培育理想情操、提升思想境界的重要社会功能。因此,要通过传递向上向善价值观、传承弘扬美德,传播真善美,培育人们道德辨识力、自豪感,使人们摆脱现实存在不合理束缚,在美的涤荡、善的感召、真的求索中塑造美、追求善、达到真。

强调文艺的依靠力量是人民。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主体力量的论述,为新时期文艺必须“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路径指引。首先,文艺来源于人民。文艺素材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纯良的素材取之于民,优秀的作品用之于民。”“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1)人民具有“素材性”特质,文艺作品的原材料应开发于群众的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中。同时,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言,文艺“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凝聚中国精神、焕发中国力量、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文艺工作者要深入人民,创造出具有艺术魅力和感染力的精品力作。“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2)要坚持社会主义“二为”“双百”方针,走出书斋“接地气”、走入基层“抓活鱼”,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并从中汲取营养,体悟群众诉求、激发文艺灵感,创作出鲜活生动的文艺作品。同时,还要培养科学判断力,对素材进行理性选择、精细加工、精准使用,提高文艺的艺术价值和时代价值。其次,文艺不能脱离人民,“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3)。脱离了人民的文艺必将丧失其生命力,失去其应有的内在价值。因此,文艺应紧系人民、讴歌时代,及时反映人们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在崭新生活中的美好状态。

二、传承并扬弃了中华传统的民本思想

(一)中华传统民本思想的精粹所在


华传统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发端于商周交替之际,历经上古时期的朴素原生存在、先秦时期的理论形成、汉唐时期的推进实施、明清时期的完善升华、近现代时期与民主思想的融合,其重心从重天、敬德、保民到重民轻天、民贵君轻,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政治文化和思想资源,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轨迹。古代民本思想也闪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光辉,主要在于其蕴含的仁民爱民、利民惠民、尊民恤民等以民为本的优秀思想。

强调仁民爱民。传统民本思想价值立论基础是“仁”,推崇仁爱、仁德、爱人,在孔子仁民论、孟子仁政说以及在传统典籍《尚书》《左传春秋》等中均有颇多论述。主要是:第一,倡导育爱民重民之仁心、行王道仁政。首先,主张爱民如子。西周周武王将“敬德保民,以德配天”作为施政纲领;儒家倡导以仁心、仁政待民,孔子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孟子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章句上》);墨家信奉尚贤尚同、兼爱非攻,提出为政之本在于平等无私的“爱人若爱其身”,如此才能顺民意、得民心;道家拥戴“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提出应让百姓修养生息而恢复国力,道家黄老学的“慈惠以爱人”就是宽政爱民的体现;法家以严酷力行法治著称,但也提出仰仗人民作为社会支持力量,比如“民勇者,战胜”(《商君书·画策》),“民乐战者王”(《韩非子·画策》);等等。其次,主张推行仁政德政。儒家强调“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孙丑上》),“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哀公》),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和关键,只有获得民众的爱戴和拥护,才会使天下归于安定祥和。至明末清初,无论是王夫之的“人之所同然者即为天”学说还是黄宗羲的“君臣公器论”(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也都强调行事要符合民心、听取民意。再有,提出民贵君轻、立君为民、政在养民,重视百姓社会地位。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以“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礼记·大学》),“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等等。

第二,在个体修养和道德践行上,劝诫统治者要修身正己、育仁德,即修己安人、为政以德。儒家称君子要“内以修己,外以安人”,“修己”目的在于培育仁爱之心,“安人”则“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下》)。执政者的仁爱之德,将能使人民内心信服、得到人民支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而百姓安定,政局才会安稳,“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荀子·王制》)。

注重利民惠民、为百姓谋福祉。一是提出保障人民利益是实现仁政的前提。《尚书》中的“裕民”“惠民”说、《周易·益》中的“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论均为重视百姓利益的思想先导。至先秦时期,孔子发展完善了裕民论,主张民富先于国富,“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颜渊》),“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孔子家语·贤君》)。而后,此观点被儒家的孟子、荀子、管仲不断加以提炼丰富,进一步凝练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校正·治国》)等思想。法家也强调“民泽毕农则国富”((商君书·靳令》)。至西汉时期,利民惠民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司马迁就提出执政者应想办法尽量满足人民对富足生活的正当追求,教民利民、反对与民争利。二是在具体政策上,提出采取薄赋轻税、开源节流等举措,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古代民本思想家大多反对厚敛重租、苛捐杂税、盘剥百姓。比如,“足民”“节用”(《论语·学而)),“以政裕民”(《荀子集解·富国》),“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左传·哀公十一年》),孟子主张“制民以恒产”,甚至提出“百亩之田,五亩之宅”的具体利民做法(《孟子·梁惠王上》);汉朝刘向收集春秋战国以来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言文集《说苑》中也提出“薄赋敛则民富”(《说苑·政理》),警示对民过度聚敛将带来使民积弱等严重后果。三是在实施路径上,提出大力发展生产使民富足。儒家提倡通过“劝农桑、不违农时、制民之产”,“人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赏),庆以地”(《孟子·告于下》),以恢复和推进社会生产力;西汉儒者贾谊还提出通过积累贮藏等方式以达到富国民强;墨家也强调节用及革除厚葬之弊,提倡清廉俭朴,反对奢糜浪费,崇尚引导百姓健康生活方式,集中精力财力搞好生产劳动。

提倡尊民恤民。一是主张民意不可违,重视人民合理合法的愿望和要求。《尚书》云:“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威,自我民明威”(《尚书·虞书·皋陶谟》),借上天的权威来强调民众的重要性,以是否遵从民心、顺从民意、满足民愿为考察执政者政绩的标准。孟子则指出:“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正义·梁惠王章句下》)。在用人任贤时要集思广益、听取民众意见和评价。宋明理学家朱熹称“天之大务莫大于恤民”(《朱文公文集》卷十一《庚子应诏封事》)、程颐赞同寓政于民、与民同乐,顺民心、厚民生、安民愿。明朝宰相张居正提出“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答福建巡抚耿楚侗》)的安民、保民、恤民学说。二是反对剥削百姓、残虐百姓。唐太宗总结隋朝因骄逸征伐、盘剥暴敛导致民心涣散致使十年所建强国很快覆没的教训,制定以百姓利益为首、不可因满足执政者私利而使百姓受苦的治国理念:“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尤割股嘛腹,腹饱而身毙。”(《贞现政要·君进》)。因而实现了“贞观之治”太平盛世。北宋王安石“王道仁政,安人理国”的变法富国强兵治国方略,体察民众疾苦,反对对百姓涸泽而渔的掠夺。明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唐甄等批判残民虐民君本思想。王夫之提出君主须时刻保持“重民情”“宽庶民”“严吏治”,才能与民众同气同伦、相依以立,他的“民非本岩,上使之岩”(王夫之《读通鉴论》下)论驳斥了视平民为君主执政的险阻岩石“民岩”说;唐甄则基于人人平等的视角,提出如果统治者“忘民、虐发、害民”(《明鉴》),则“四海之内,日益困穷,农空、工空、市空、仕空”(《潜书·存言》),民贫则国灭。

(二)文艺“以人民为中心”对民本思想的现代扬弃


文艺“以人民为中心”有效借鉴吸收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重视仁民爱民、倡导利民惠民、弘扬尊民恤民的有益养分,结合时代发展提出了以人民为根本的文艺发展新诉求,丰富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理论。

注重爱民为民。首先,文艺工作者要常怀爱民为民之心:一是对人民群众要有真挚感情。情由心生,爱民是文艺工作者首要美德。文艺工作者要坚持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心中装有群众,亲民、为民、利民,培养宽慈爱心、仁德品格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1)而德艺双馨的标准之一,就是要求文艺工作者具有一心为民的高尚品格。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2)。三是要主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发挥文艺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挖掘文艺应有的魅力,用以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审美品位、审美情操,使人民群众真正从文艺中受益受惠。

其次,文艺作品要饱含爱民情怀。“文艺作品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3),并大力歌颂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丰功伟绩;文艺界应倡导“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精神,以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来彰显弘扬社会主义的“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实现惠民裕民,坚持文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贏。一是要辩证看待文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文艺发展的“一体两翼”,不能将文艺的经济效益凌驾于社会效益之上,应将社会效益居于首位。“以人民为中心”认可文艺具有商品属性,但更重要的是其意识形态属性,文艺的最基本职能在于传播文化、服务社会。文艺的价值大小衡量,依据的是它对提升人民的道德品质、精神层次的作用以及对推动国家、民族、社会进步的程度,而不仅仅是获得市场利益的多少。二是对文艺工作者的时代要求。“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4)社会转型期文艺创作所处环境复杂多变,外来多元文化的渗透影响、市场经济带来的物质诱惑衍生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的异化现象仍然存在,文艺工作者应坚定初心、坚守职业道德,不被物质利益所控制,不突破道德底线沦为市场的奴隶而“沾满铜臭气”,“既要遵守市场规律,更要遵守艺术发展规律,遵循人的精神生活发展规律,在创作上沉得下心、存得住风骨、守得住底线”(5)。三是针砭文艺领域的二元对立、虚无主义极端思想。受二元对立单向思维影响,当前有些人认为文艺以利润追逐凌驾于审美诉求;有些人则秉持文艺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文艺的历史传承性和开放包容性,对文艺遗产、文艺借鉴持全盘否定态度。这些谬论妨碍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进步。“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我们秉持文艺惠民为民思想,以作品蕴含的精神感召力、思想导向力而不是以票房高低、收入多寡来衡量文艺的价值,反对文艺“去思想”“去价值”“去历史”趋向。

尊重民意民心。一是要求文艺创作、评价标准等要以人民评判的褒贬为依据、正确反映民意体现民心。“尊重”的伦理范畴蕴含着重视、给予对象以关切之意。当今生产力发展迅速、科技日新月异,人们在物质生存需求基础之上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审美情趣、审美品位也大幅度提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6)。因此,尊重民意民心,就在于重视民愿,努力满足人民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要,加快文艺作品向精品“升级换代”、文艺领域向高层次“变革递进”。二是文艺成果要由人民共享。“共享”一词源远流长、自古已有,原出自于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基本释义为“共同分享”,即与其他所有人一起使用或拥有(物品、信息等)。由人民共享,蕴含着尊重人民文化成果的共有权,文艺形式、文艺作品、文艺产品等都属于文艺成果,均应由人民来共同享有和支配,以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接续并创新了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

文艺“以人民为中心”与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性”内涵一脉相承,“人民性”实质就是“人民的文艺”,“以人民为中心”是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文艺“人民性”的现代传承和时代发展。

(一)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性”的本质意蕴


坚持文艺的本质在于“人民性”。文艺“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与其他性质文艺的分水岭,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基石。马克思早在19世纪初《摩塞尔记者的辩护》等文章中,就提出艺术要成为表达人民心声的有力武器,文艺工作者要真正体会人民疾苦、与人民同心同向,“谁要是经常亲自听到周围居民因贫困压在头上而发出的粗鲁的呼声,他就容易失去美学家那种善于用最优美最谦恭的方式来表达思想的技巧”(1)。恩格斯明确文艺要具有表现无产阶级力量的审美情操,在《致约·魏德迈》的信中提出革命者的艺术创作伟大之处在于为人民权利而奋斗。列宁强调文艺不是为特权阶级所服务,“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夫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2)。艺术应为人民所享有,“艺术属于人民。它必须深深地扎根于广大劳动群众中间。它必须为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从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愿望方面把他们团结起来并使他们得到提高”(3)

继承无产阶级文艺思想,在国内毛泽东最早深刻论证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界定了文艺“为群众”的范畴并回答了文艺“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4)。他郑重提出文艺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立场,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方针路线。在批判“文艺黑线专政”及文艺界拨乱反正后,1979年,邓小平在“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使文艺“人民性”得以深化和升华。而后,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断与时俱进,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在历次全国文代会、作代会都反复强调要贯彻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5)。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重申“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再次深刻指明了坚持“人民性”的社会主义文艺方针。

坚持文艺扎根于人民的科学思想。首先,社会主义文艺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来引领文艺事业发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过去在历史观和政治观方面占支配地位的那种混乱和随意性,被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6)。运用马克思主义运动、联系、发展的辩证科学方法,规避了文艺主体与客体割裂、分离、对立的形而上现象,摒弃了消费至上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机械教条主义等非唯物主义思想的侵蚀,凸显了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其次,以科学的价值观引领文艺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文艺为人民服务落实于实践,激浊扬清、正本清源,坚定来自国内外各种价值观交织冲击中文艺坚持的社会主义方向,筑牢文艺发展中一元价值观统领多元价值观格局,主张文艺为人民所用、所利、所为,积极发挥文艺在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培育民族气节、塑造中国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明确了文艺在为民谋利、为民服务范域内“能做”的实然性要与“应做”的应然性相符合,以是否能满足人民需要作为筛择文艺行为、衡量文艺价值的依据。具体而言,一是文艺的底线思维和终极目标的契合,即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底线,将追求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文艺工作的终极目标。二是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享有者和文艺成果的鉴赏者、评判者。一方面,文艺不能脱离人民,要将人民作为创作主角;另一方面,文艺是否真正是人民所需要、所接受、所认可,必须由人民自身来进行评判,“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1)

(二)文艺“以人民为中心”对“人民性”的接续和创新


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延续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对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色坚守和时代创新。围绕着以人民为主体,文艺“以人民为中心”对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性在新时期的内涵解读、创作方向、评判标准、传承借鉴提出了新的要求。

坚定文艺的人民主体性内涵。文艺“以人民为中心”是对毛泽东关于文艺“为了群众”“如何为群众”两个“人民性”中心问题的思想升华,是对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文艺“人民性”精神内核的新延续。习总书记强调的“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2)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对文艺“人民性”的新突破,更全面而深入地诠释和阐发了文艺“为了谁”“表现谁”“相信谁”“依靠谁”的核心问题。文艺“以人民为中心”要求,虽然文艺环境和文艺事业会因时而变、因事而为、因势而新,但是文艺的“人民性”将坚定不变。

深化文艺创作的人民性。第一,人民群众是文艺创作源头之水。社会主义文艺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文艺的素材、主题、灵感要在群众生活中汲取生成,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就在反映人民思想变化发展,展现人民的巨大创造力和凝聚力。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立场与社会主义文艺宗旨一脉相承,“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3)。强调了文艺创作的人民性。第二,重申与时俱进的文艺创作要求。历代中国国家领导人在论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及建设历程中,都提出需要文艺工作者抛弃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旧思想旧观念,学会将文艺与人民群众身处的不同时代要求相结合。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创作与时俱进思想,要求文艺选题、裁体、形式等都要做到革新鼎故、创新发展,及时展现时代特征、适应人民需要、反映社会要求。

延展文艺“人民性”的评价标准。“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是毛泽东对文艺评价的两个概括,它曾在凝聚民族力量、昂扬民族志气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新时期的历史现实,习总书记深化指出,“以人民为中心”既是文艺创作的首要价值,同时也是文艺评论的终极标准。针对当下文艺存在的宣扬历史虚无、缺乏艺术科学精神、美学追寻失落、搁置人民主题的病象,新时期文艺“以人民为中心”提出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4)作为四大评价标准,既传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从文艺形式、内容两方面着手而提出的“美学的、历史的”文艺鉴赏评判双重准则,又延续和创新了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性”的标准。

立足“人民性”的文艺传承借鉴和弘扬。在实现文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中,要明确创新不是脱离根本、枉顾源头,而是要立足根本,在保持文艺的人民主体性本色基础上加以借鉴传承,“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5)。同时,对西方文艺美学的借鉴吸收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艺的继承弘扬都要始终贯穿“人民性”思想主线,紧紧围绕文艺“以人民为中心”,守正清源、保持定向。

结语

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论断和命题,在党的十九大以后,得以不断凝练涵括,形成了特殊的逻辑建构体系、思想精神内核、伦理辩证思维,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立足历史、分析现实、面向未来,从时代的需要出发,对我国当前文艺发展和文艺现象进行分析,重新确证了人民是文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强调了文艺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引领价值的指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挖掘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来源,是全面理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整体理论的重要切入点,而对其伦理实践品格的把握,还须注意:

第一,对其思想内核须深层把握。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逻辑构成,一方面,是对文艺人民主体思想的现实深化。另一方面,也是在于致力解决当前的文艺发展桎梏:一是由于受到历史虚无主义、道德相对主义、西方非理性人本主义的冲击,文艺创作出现否定推动历史进步的人民主体作用,出现用非科学人性观来颠覆科学人本主义,造成文艺的人民价值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蜕变;二是当前文艺生产的精品数量仍然匮乏,娱乐至上、唯市场化等问题存在,导致出现有“高原”无“高峰”,存在价值扭曲、浮躁粗俗、抄袭模仿现象。直面文艺领域出现的问题,合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树立科学人本思想,筑牢“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才能更好地理解其精神实质和实践创造力、创新性。

第二,对其现实意义要深入理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来源,不仅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内核相一致,还来自于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艺观,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弘扬。但是它又具有时代的特殊性,它是从全球化背景和世界性开放视野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现实出发。因此,对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运用,必须结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结合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现状,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方案,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坚持发扬、不断创新发展。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5页。

2(3)(4)(5)(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3(2)(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4(2)(3)(4)(5)(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0页。

6《列宁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66页。

7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列宁印象记》见《列宁论文学和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435页。

8《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63页。

9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10《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11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5-196页。

12(3)(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13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11月30日。

[打印正文] [返回顶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