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创作>科研论文>详细内容

杨武教授《西江文化资源开发路径研究》刊登于广西社会科学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12-30 15:54 点击: 字号:

西江文化资源开发路径研究

杨武 赵海泉

广西艺术学院


    要:

西江文化资源开发存在流域整体开发与区域梯度差级、流域协调发展与取得比较优势、文化聚合与城市聚合以及资源丰度与市场转化等矛盾。要化解这些矛盾, 合理开发西江文化资源, 应解析文化功能, 确立西江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并在开发上坚持市场导向;结合流域布局并依托经济梯度对文化资源进行层次性和次序性开发;细分文化类型, 明确产业方向;加强开发区域内部集群, 推动外向联结;深化主体联动, 发挥平台效用, 从而推进西江文化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

西江; 文化资源; 开发路径;

作者简介: 杨武 (1963—) , 男, 广西容县人, 广西艺术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赵海泉 (1992—) , 男, 广西全州人, 广西艺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6-12-16

基金: 广西高校科研项目 (一般项目) (YB2014257);


Received: 2016-12-16


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要干流, 流域各段在广西有不同的名称, 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称红水河, 石龙镇至桂平市区称黔江, 桂平市区至梧州市称浔江, 梧州市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称为西江。西江水道素有“黄金水道”之美誉, 与长江干线并列为我国高等级航道体系的“两横”, 是我国西南水运出海大通道重要组成部分, 是广西最繁忙的内河航道。

2009年, 中央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台《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等政策措施加大对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支持力度。《规划》指出:加快西江建设, 发挥西江的纽带作用, 有利于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越两国“两廊一圈”合作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 有利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对把广西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 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西江文化发展作为西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广西区域文化战略实施以及打造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一、西江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矛盾

西江处于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珠三角和相对落后的西南地区的过渡地带, 同时也是东部资本富集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区的交汇区域, 具有既不同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资本发达、自然资源缺乏的发展特点, 也不同于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资金技术落后的特点。虽然处于中间地带具备了既临近资本市场, 又依靠资源富集区的优势, 但是面临流域经济开发与区域经济梯度、区域协调发展与突出比较优势、文化聚合与城镇化发展以及文化资源开发与流域分工合作等多重矛盾, 必须深刻认识并解剖这些困难, 才能抓住机遇, 取得后发优势, 实现流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 流域整体开发与区域梯度差级的矛盾

1.作为“上接云贵、纵贯两广、下通港澳”的区域经济动脉。西江作为珠江水系的主要干流, 连接了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与相对落后的西南诸省区, 在经济发展中, 西江经济带作为珠三角的产业承接体和中转体, 其对珠三角地区的“产业承接、技术中转”的定位与之作为跨省区流域经济合作新模式的国家战略定位并不契合。2014年国务院批复《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指出:充分发挥经济带通道和纽带作用,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 强化产业合作对接, 推进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构建优势互补、协同配套、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集聚带。广西应当明确在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输血”的同时要认识到自身的“造血”能力不足、战略空间定位评估不到位的矛盾。

2.文化节点与经济梯度。西江流域经济在空间分布上的特征表现为流域内各类资源要素存在极为密切的关联性和互补性, 流域上游与中游、中游与下游、上游与下游由于同源属性展现出极强的关联性, 又由于空间跨度与自然禀赋的差异, 使得流域上中下游经济和文化发展呈现出互补性。西江流域内的这种关联性和互补性具体表现在上游资源与下游资本的互补, 经济发展呈现出自上游向下游递增的梯度, 文化资源呈现出沿流域城市节点跳跃式分布。在流域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虽然可以借助西江下游资本优势, 但同时文化节点的跳跃式分布却制约着按照经济梯度进行开发的流域互补式发展。

3.产业承接对文化的影响。珠江—西江经济带肩负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任, 这对文化资源开发造成了三方面的负面影响。

其一, 珠江—西江经济带确立好产业发展的“配角”地位在有利于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 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效应。梯度理论强调区域开发的次序性, 会延误落后地区技术革命和建设。如被动地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低梯度地区会陷入“马太效应”的恶性循环之中, 形成低梯度陷阱, 低梯度转移与落后的同步增长[1]。通俗而言, 流域经济带低梯度地区承接的往往是高梯度地区淘汰的产业, 因此在产业承接过程中失去了追求最先进技术的机会, 从而失去文化创新力, 导致产业落后的恶性循环。

其二, 珠江—西江经济带对珠三角承接的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等初级加工业, 以更好地利用西江流域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消费市场。由于承接的内容主要指向制造业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发展工业, 就在产业承接内容选择上忽视了文化产业的规划和定位, 忽视了根据本区域资源禀赋状况进行产业中转, 挤压了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其三, 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 往往忽视了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 都市文化逐步繁荣并相互交融、碰撞, 城市在多元文化交流过程中生发出文化自觉所产生的文化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所在区域原有的文化内涵, 或者这种文化自觉的力量足够形成新的文化形式。同时, 随着产业承接的继续深入, 工业的不断发展, 工业成为城市的重要“名片”, 在这种情况下, 工业自身就是一种亚文化或者泛文化, 这就增加了文化资源开发辨识的难度。

(二) 流域协调发展与取得比较优势的矛盾

西江流域文化资源开发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在于通过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的引领和支持, 达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在经济技术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优势和资源禀赋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及制定本地区发展策略, 以谋求比较优势, 取得后发先进的优势。然而, 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比较优势的发挥, 主要表现为:

其一, 是西江文化资源丰富多样, 文化要素的差异性有利于流域形成多元文化群落, 但是在相对狭小的地域范围, 文化特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换言之, 在相对广泛的区域鼓励子区域文化多样性, 在子区域文化规划和发展中则需要突出发展极具地区代表性的文化形式, 当然,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必不可缺的前提。虽然区域文化资源开发最好的方式是突出多元文化所蕴含的同一性, 并运用不同文化之间的通约性求同存异, 然而, 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江区域文化资源开发强调比较优势的当下, “多管齐下”的开发方式不具备现实可能性。

其二,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增长极理论认为在一定地理空间的增长极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 在产业结构中表现为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和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西江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 要强调打造流域城市节点和优势产业增长极, 在产业转移初期阶段与协调发展的要求是相矛盾的。

(三) 文化聚合与城市聚合的矛盾

西江是珠江最大的干流, 流经地域跨度大, 其上中下游以及相关干支流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经济技术基础和文化形态等方面均有较大不同, 表现出流域经济的差异性和复杂性特点。西江流域上中下游在文化类型方面的差异非常明显, 文化储备也非常不同;在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方面更是形成了强烈的梯度差, 在资金、技术、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层次以及创新能力、发展观念等诸多方面均有非常大的梯度差级。

其一, 西江位于珠江流域经济技术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 当前对发展的主要诉求为优先发展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发展的工业制造业, 借助珠三角产业转移推动本区域逐步完善工业体系, 谋求经济最开始的起步。在这种以工业体系建设为主导的发展战略下, 如何推动文化资源开发, 将文化产业融入城市建设体系之中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其二, 由于西江流域上中下游文化形态的差异, 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 必须遵守每一种文化的内涵与发展特征, 按照具体文化形式的传承和发展规律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实, 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开发。因此, 文化形式多样态增加了流域文化资源开发的难度。

其三, 西江流域分布的各类文化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演变等原因形成了现在的和谐局面, 一旦进行文化资源开发, 则面临对诸多文化的内涵开发与结构重组, 这就意味着流域文化面临新一轮的冲突与融合。如何科学合理地协调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导致的文化冲突和融合以及进一步促进多元文化形态的分工合作是当前亟须研究的问题。

(四) 资源丰度与市场转化的矛盾

从文化资源品类来看, 西江文化资源品类丰富, 由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性导致文化资源开发程度低、市场投入少, 在未能将文化资源顺利转化为文化产品的同时也阻碍了文化面向现代化演进, 阻碍了将文化资源创新、整合成为优秀文化作品。从文化资源结构来看, 一方面由于急功近利、盲目开发造成违背文化发展规律的市场化运作, 从而导致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和利益断裂;另一方面由于一味地模仿和借鉴造成文化特色内涵丧失, 从而导致市场竞争同质化。从文化资源功能来看, 一方面由于对文化资源开发定位不明确导致文化资源作为学习教育、纪念象征或商业盈利的发展路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政府规划不合理造成公共设施与市场项目建设重叠与使用互斥, 从而导致公益与利益的竞合矛盾。

二、西江文化资源市场分析

(一) 区域市场

文化市场按区域特征划分, 可分为区域内部文化市场和区域外部文化市场, 其中, 区域外部文化市场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国内文化市场和国际文化市场。

1.区域内部市场。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人均收入水平较低, 消费能力较弱, 以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质资料消费为主。但是西江流域作为广西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 大城市广布, 经济发展迅速, 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快速, 消费水平不断增强, 具有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2.国内文化市场。西江毗邻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地区, 粤港澳地区消费者具备较强的消费能力和较高的消费层次, 是西江重要的客源地。但由于西江文化资源的开发程度较低, 除文化旅游外其他形式的文化市场吸引力较弱, 因此国内文化市场有待深度发掘。

3.国际文化市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 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以及学界论证梧州是“海陆丝绸之路最早对接点”, 西江文化发展的国际视野得到了有效拓宽, 不仅有利于激发面向以东盟为主的国际文化市场开发形式, 还有助于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多边合作机制, 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性合作平台共同开展文化交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除此之外, 抓住“一带一路”重大历史机遇还有助于一方面通过深度发掘“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内涵对本土文化进行纵深开发, 另一方面通过联通国内外市场以优化横向布局。但是从现实来看, 梧州对“一带一路”文化内涵的发掘以及在联通国内外市场方面的成果尚未凸显, 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 产业市场

文化市场按文化产业的性质划分, 可分为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以及文化要素市场。文化产品市场基本形成了以具有西江民族、民俗特点的工艺产品以及电影、图书、动漫等广西传统文化强项为代表的产品为主导, 其他类型文化产品多元发展的格局;在文化产品市场与文化旅游等基础性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推动下, 文化服务市场得到发展, 文化服务市场同时呈现出文化产业全产业链布局作为有效支撑的发展态势;文化要素市场作为现代文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 西江文化要素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并通过加大力度进行资源开发、资金投入以及人才培养等措施积极寻找发展突破口, 谋求通过文化要素市场的发展有效倒逼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创新发展。

(三) 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作为市场产业链重要环节的主要参与者, 包括生产者、经营者以及消费者。近年来, 广西大力扶持作为文化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文化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尤其加强对小微文化企业和重点企业的引导和支持。为了促进文化领域“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有效指导和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2015年广西文化厅、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厅联合制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公布了首批60家自治区级成长型小微文化企业。同年, 为加大对重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遴选认定了105家文化企业作为广西首批重点文化企业, 包括国有文化企业、民营文化企业以及中外合资文化企业, 基本涵盖了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2012) 》标准中的所有门类。

三、西江文化资源开发路径

西江的文化资源与全国其他文化资源相比, 它没有长城的厚重, 没有江南园林的精致, 也没有云南丽江的奇异;与区内的其他地区相比, 它缺少桂林历史名城为底蕴的桂林山水文化, 也没有桂西的壮瑶少数民族风情为依托, 比起桂南的海上丝绸文化还要弱势[2]。因此如何在这种劣势重重的困境中找到一条既符合经济文化发展规律, 又符合西江发展实际的文化产业化发展路径是促进西江流域全面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 解析文化功能与坚持市场导向

西江文化从地域上分别涵盖了中原、岭南、异域文化, 涉及民族、农耕、商贸、宗教等诸多方面, 又可以将民族文化细分为壮族、苗族等子文化, 将宗教文化细分为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子文化……在文化内涵丰富、形态众多的情况下开发文化资源, 需要厘清文化类别, 并根据当下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具体文化形态进行现代化意义上的功能解析与重构。在了解西江文化资源家底的基础上, 对西江文化按照以精神象征为主导的非物质遗产文化、以纪念教育为主导的革命宣传文化、以盈利开发为主导的商业文化等功能对文化资源进行定位, 同时面向市场对各类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与商业化运作。

对西江文化功能的解析旨在重新确立文化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破解西江流域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和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过程中过分强调发展工业, 忽视文化产业发展的迷思。坚持文化资源开发的市场导向, 坚持文化开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 既能使得西江文化得到新的定位, 又能在传承和保护文化的基础上获得文化的推广和商业价值。

(二) 结合流域布局与依托经济梯度

流域经济的特征:一是经济活动与河流水系环境相结合;二是以发展资源经济为特色;三是流域生产力布局有较大的梯度差异;四是流域经济综合管理难度大[3]。西江文化资源开发面临区域协调发展与突出比较优势、文化内涵开发与城市功能重塑之间的矛盾, 要化解流域多元文化形态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冲突与摩擦, 解决流域不同文化形态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的问题, 通过西江流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来推动流域城市的交流与共荣, 则需要充分考量流域文化、城市布局的特征, 依托经济梯度差级对文化资源进行层次性和次序性开发。

结合流域布局与依托经济梯度, 一是按照流域各区域的资源禀赋突出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发展优势的文化资源, 有效发掘区域文化产业化的比较优势;二是从流域整体上看, 根据流域资源布局进行综合规划, 强调文化资源开发的层次性和次序性, 有效推动流域协调发展;三是在文化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兼顾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 即不同差级各个城市节点的发展程度, 推动文化资源开发效益最大化。

(三) 细分文化类型与明确产业方向

西江文化, 指秦汉以后, 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 在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交融的基础上, 域外文化经西江水路进入岭南地区,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 域外文化与西江本土流域的岭南文化不断交流、交织、交融, 形成一种集农耕文化、商贸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军事文化以及山水文化为一体的, 彰显出中原文化、异域文化、岭南文化大融合的文化现象。它具有开放性、商业性、革命性、包容性和独立性的特点[4]。西江由于流域广、跨度大, 西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要在开发过程中避免文化产业化结构紊乱以及文化与城市发展不协调, 则需要追求文化多样统一, 避免工业发展对文化的侵蚀;同时还要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力求分清主次, 优先发展特色鲜明、内涵深刻、集群程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 比如, 梧州的人工宝石设计就符合优先开发的条件。按照文化类型分门别类进行文化资源开发, 并根据优势产业方向进行产业化发展, 一是能够按照具体文化形态和产业门类的发展规律进行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二是能够最大限度避免开发过程中不同类型文化之间产生冲突和摩擦, 能够推动多元文化之间的开发性融合, 既能保持各类文化的特色, 又能实现文化内涵的创新与发展。

(四) 加强内部集群与推动外向联结

文化资源开发区域内部集群主要分为区域内城市集群与企业集群。西江城市集群是城市结构组织形式向城市群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阶段, 以区域大城市为中心, 以城市化所形成的新型城市为节点形成初具规模、中心明确、层次分化的城市群落。西江企业集群则是以基础性工业制造业企业集群为基本载体, 以文化企业为支点形成以工业企业为核心的“外围式”文化企业集群结构。通过发挥城市中心的功能, 推动生产要素汇聚与扩散;发挥企业聚合的功能, 推动区域全产业链的合作与分工。

推动外向联结主要有区域外向联结与国际外向联结两类形式, 其中, 区域外向联结即针对国内文化市场的联结。推动与国内文化市场以及国际文化市场的交流, 尤其在珠江—西江经济带战略建设背景下重点加强与珠三角的沟通与合作, 在“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重点加强与东盟国家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的贸易往来。创造特色文化产品和项目, 建立健全要素流动机制, 通过把握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创新资源开发模式, 扩大要素调配边界。

(五) 深化主体联动与发挥平台效用

西江文化资源开发要在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 进一步深化政府、市场、行业协会、企业、民间团体以及消费者等多重主体之间的联动, 深入分析各主体对西江文化资源开发以及文化市场建立与拓展的地位和功能, 根据各主体的性能以及各主体之间的互动特征与结构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决定, 协会指导、企业提升、团体引导、个人参与”的文化资源开发主体联动机制。通过调动各主体积极性, 促使西江文化资源开发在充分体现区域与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达到规划科学、决策民主、机制灵活、竞争有序。

建立西江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平台, 通过促进文化资源与开发主体之间达成直接或间接的交流与互动, 消除由文化理解、市场信息、制度安排等方面缺失或错置而导致的沟通失灵。根据西江文化资源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市场特点建立具有多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的文化资源开发平台导向机制, 发挥综合平台在项目规划、资源统筹、企业评选、市场监管、机制建设、区域联结、主体沟通等各环节的建设性作用。


[打印正文] [返回顶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