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毕业生推介>详细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生求职简历——乔巧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09-27 21:38 点击: 字号:

fdc5b7a4f5034273bd0a777f25113d02.jpeg

 

毕业生求职简历

 

 

 

姓   名:乔巧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1997年6月

毕业院校:广西艺术学院

专业名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毕业时间:2024年7月

 

 

 

 

 

个人简历

姓 名

乔巧

性 别

出生年月

(岁)

1997年6月

(26岁)

1e5fae892a3b40a391ffde1f10d0234a.jpeg

民 族

籍 贯

山东临沂

出 生 地

山东临沂

入 学

时 间

2021年9月

 

 

2024年7月

健康状况

健康

大学英语水平

英语四级

熟悉专业

有何专长

思想政治教育


学 历

全日制

教  育

研究生

所学专业

艺术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或社团

干部职务

广西艺术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文艺理论研究会会长

广西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权益部部长

家庭住址

(空着不填)

联系电话

(空着不填)

(从高中写起)

2011年9月-2015年6月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中学

2015年9月-2019年6月天津音乐学院

2021年9月-至今        广西艺术学院

 

2018年10月,被评为天津市高校优秀学生;

2023年6月,荣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

202212月,被评为广西艺术学院三好学生,荣获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

2021年10月,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讲思政课三等奖,校级特等奖;

2017年10月,被评为天津音乐学院三好学生。

工作或社会实践经历

 

2021年11月,前往巴马瑶族自治县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2022年11月,前往南宁市中尧路小学开展理论宣讲活动。

 

 

 

论文发表情况

《以艺术为载体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探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01期;

《文艺载体在艺术院校红色文化育人中的运用》广西教育,2022.24期;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涵及当代启示》大连干部学刊,202.04期。

综合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开朗,热情大方,为人诚恳,乐观向上。做事认真负责,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很强的激励、沟通、协调、团队领导能力。具备扎实的应用写作基础,优秀的沟通能力和自学能力。掌握良好的办公技能,具有一定的项目策划、组织、实施经验。敢于面对困难, 勇于迎接挑战。

我以“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我相信,唯有脚踏实地,才能不忘初衷;唯有坚持不懈,才能不辱使命,为理想而奋斗,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1、高校辅导员。

2、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

附件一:1、学术论文代表作1篇;

        2、个人生活彩照1张。

附件一:

1、学术论文代表作1篇;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涵及当代启示》

发表于《大连干部学刊》,2022年第4期.

乔巧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总体认识和把握,是对文化的本质、内容、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是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要推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地位,真正做到坚持“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弘扬主流文化;坚持“革命性”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推进文化创新;坚持“民族性”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坚持“开放性”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吸收国外文化的优秀成分。唯有如此,中国才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抓住机遇,最终实现当代中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基本内涵;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马克思理论著作中“文化”概念的使用

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虽然没有对文化问题的专章论述,但在马克思理论中却贯穿着对文化问题的系统性理解,我们对其进行梳理概括,就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涵。马克思理论著作中的“文化”概念具有三重含义:

一是指人的文化修养,如人的文化素质、文化知识和文化教养程度等。马克思在《评“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中提到:“谈到德国工人总的文化、知识的水平或者他们的接受文化、知识的能力,那我就提醒读者注意魏特林的天才著作,不管这些著作在论述的技巧方面如何不如蒲鲁东,但在理论方面有很多地方却胜过他。”[1]。这里马克思强调的“文化”指的是人们所具有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

二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包括文明分期和文明地域的划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实际上是对文化史发展规律的总结。比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空想的和粗陋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指责主张绝对平均主义甚至公妻制的粗陋共产主义,称其是“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向贫穷的、没有需求的人——他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的非自然的单纯倒退”[2]。这里将文化和文明并列,指的是一个时期及其观念。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文化初期”指代人类文明处于蒙昧和野蛮的早期阶段,这里的文化”和“文明”在含义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时期和发展阶段。

三是指精神文化,包括宗教、哲学、社会意识等。这一层面上的“文化”即人化,这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的存在和自由的存在的有机统一,是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结合,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和动物直接区别开来。在这一过程中的人的意识就是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正是因为资本强迫社会的相当一部分人从事这种超过他们的直接需要的劳动,所以资本创造文化,执行一定的历史的社会的职能。”[3]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中的这段论述,表明了他对文化的功能与价值意义的认识。

马克思以及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们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对文化进行解读,形成了具有独特价值性和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容

(一)文化的本质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重要成果之一,文化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基本出发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的生产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文化生产活动受到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物质生产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性活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社会分工,一部分人开始专门从事精神文化的生产活动。因此,文化生产活动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如果没有经济发展创造的物质条件,文化生产活动是不能进行的。文化生产活动不仅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而且它的性质也由一定物质状况所决定。比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的精神生产领域就表现出了对于封建思想的批判,他们主张自由、平等的思想,建立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哲学、宗教和文学。虽然文化的生产活动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制约,但是两者并非是完全同步的。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文化的生产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一种先进的文化思想意识能够发展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因此,文化的生产活动的力量也是十分巨大的。

文化本质上是自然人化和人自然化的统一。人之所以被称为高级动物,是因为人与动物之间存在着本质性差异。动物只是生产自己本身所直接需要的东西,但是作为高级动物的人,不仅通过社会实践生产出自己直接需要的东西,而且还会把自己的目的、愿望、理想等内在的精神文化物化到对象上,以人造物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便形成了广义上的文化——物质文化,即文化的客观存在形式。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经这样描述过人的类本质:“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做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力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4]文化是创造性的对象化活动。按照马克思的哲学深度来研究,文化指的是人化,指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的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5]在马克思看来,人通过实践活动,使自然界打上了人类的烙印,最终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可见,文化只有在与实践相联系的过程中,在人们进行创造性的对象化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其本质。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主要强调人的主体性,这是文化观中一项最为根本的内容,这与当代中国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不谋而合。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前提是以现实存在的人为主体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人的实践活动,这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自觉地把分析文化与人的主体性联系起来,指出文化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是最主要的主体,创造并且拥有了文化,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的本质不断彰显的过程。

(二)文化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对文化发展普遍规律的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文化。

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科学性体现在马克思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中。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这种矛盾运动成为文化发展的源泉。马克思总结出的文化发展规律并不是简单的概述,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他指出即使是狭义的文化,在一定物质条件之下,也会对政治权利造成一定约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制约和决定文化的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落后的地区或者国家就不能拥有先进的文化。同时,马克思还指出,“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6]。文化出现跨越式发展是可能的,但是存在一定的条件,就是必须借鉴前人的经验,唯有如此才能够具有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其次,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自始至终都围绕着“以人为本”的主题,这一特点也充分体现了文化的科学性。马克思强调人的最终解放就是实现完全的自由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通过文化与人的自由的关系阐述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真正关心人、提高人的自由,而不是限制人、干涉人的自由,也不是空谈一些博爱和人权。他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谈论现实生活中的人,强调了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现了高度的人文主义关怀。

革命性也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马克思从文化的历史正当性中阐述了文化的内涵,强调了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思想是变革的先导,马克思强调文化的革命性,指出如果没有先进文化的引导,社会变革很难进行。其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实践中产生,并且不断丰富和发展。在马克思之前,所有理论家和思想家有关文化的论述都是在头脑中幻想出来的,缺乏唯物主义的倾向,更遑论实践性。马克思指出,“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例如乡村变为城市,荒野变为清除了林木的耕地等等,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7]。这表明,人的文化发展及其形态的变更,归根结底依赖于现实的个人及其物质生产实践,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由此获得了文化观的本体意义。因此,只有在实践的不断推进中,文化才能获得发展,这也正是革命性的体现。

(三)文化的作用

人类的实践活动不仅仅能够实现人的精神的物化,形成文化,成为指向外部现实的活动,同时还具有内在的指向性——文化通过一定的方式作用和影响到人,从而使人的各个方面发生变化。因此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文化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详细分析了人类社会理论,指出了社会实践和历史之间的相关性,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与历史活动紧密相连的。同时,社会历史运动还是一种主客体相统一的运动,它不排除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此进行了阐述,他指出,人存在的第一个前提是日常需要的满足,也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8]马克思又分析了人们的实践活动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相关性。生命的生产包括生产自己的和生产他人的生命,主要体现为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9]。马克思认为人的生产实践的活动(包括文化活动)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历史运动。最后,马克思指出了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规律着手,阐述了文化的形成、发展所受到的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文化发挥的能动的反作用。文化虽然由经济基础决定,但又不仅仅是被动的、机械的取决于经济基础,它有自己能动的作用。先进的文化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落后的文化则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拦路虎,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向前发展。所以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定要大力弘扬和发展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对人的侵蚀,勇于改造落后文化。

三、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象征着一个国家厚重的历史底蕴,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要实现不断发展,文化的作用至关重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取决于许多客观条件和因素。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发展。全球化给文化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随之而来的挑战也是十分巨大的。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环境都发生着巨大变化,这既给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挑战。

(一)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机遇

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为世界各国的文化传播、交流和融合创造了一个广阔开放的环境。这一开放的国际环境给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促进了当代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进一步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同文化的交流随着全球化过程持续时间的增长、涉及面的扩大和力度的加强,变得越来越密切,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能够更便捷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中国逐渐走向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合作中去,在国际上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经济上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推动了文化领域的进步,中国的文化发展步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之下,中国可以更好地与各个国家进行友好的沟通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文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其他国家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同时结合中国的时代现状,探索出一条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发展道路。

二是内部文化发展动力的不断提升。全球化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与此同时,国内的社会进步也同样给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人民文化需求的增加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国内市场,人们的心态更加开放、视野更加开阔,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更加旺盛。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我们就要更努力地去满足他们,这就要求我们实现文化的不断发展,从而为推动文化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挑战

全球化加强了国家间文化的交流,使得各民族文化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传承和推广,这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然而,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当前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两点:

一是外部环境的冲击。文化交流这一过程本身没有过滤的功能,再加之文化精华和文化糟粕就像一对孪生姐妹,总是形影不离,因此,在西方文化的精华传入中国的同时,其糟粕也随之传到中国,这部分内容将对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物质至上、利己主义思想的渗透,部分消极腐朽内容的传播,对人们的思想造成了冲击,对社会传统的教化作用形成了挑战。这种消极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往往容易忽视。文化交流是一种双向的过程,我们不能只看到其他民族文化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而忽视了其消极影响。

二是内在资源的挖掘不足。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文化娱乐形式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这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同时也给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文化的原创力有所弱化,人们对文化资源重视力度不足,对文化发展的注意力明显下降,对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的关注不够。这就导致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在主观上被我们忽略,潜在的文化软实力没有被发掘。一些庸俗、低下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仅不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反而降低了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准;不仅不能促进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反而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绊脚石。

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它准确而客观地揭示了有关文化的内容,指出了文化的本质、特点、作用及发展规律,在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我们研究文化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为中国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10],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地位,大力建设先进文化,同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确保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前进。

(一)坚持人民性的价值导向,弘扬主流文化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大众文化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广泛接受的主流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特点,充分展示了中国当下的精神风貌,集中反映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是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个重要的体现,而大力发展大众文化则是践行“以人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

具体而言,“以人为本”体现在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大众文化的发展,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发展体制。在发展大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其商业价值,更要挖掘其社会价值。充分发挥大众文化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作用,把社会主义真善美原则贯穿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同时,还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起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文化体制,更好地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我们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推进文化事业发展,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建构。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围绕服务人民的核心要求,把人民利益、人民意志和人民心声作为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养人民的思想道德、精神境界、文化修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

(二)把握革命性的根本特点,推进文化创新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之所以被称为科学的思想理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的与时俱进性,它能够在不同的时代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内涵,紧跟时代的潮流,实现不断发展和创新。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革命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出现了腾飞的局面,但是文化的发展还没有完全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要想促进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我们就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革命性的特点,实现中国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借助长期积累的话语优势和技术优势,不断对我们进行资本主义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出。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革命性和先进性相统一、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本土化与创新性相统一以及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相统一的原则,把握好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扎根中国大地,坚守中华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取得新的更大发展。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使人民群众始终保持高昂的文化创新的积极性,主动为文化发展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同时,完善法律制度,保护人们的知识产权,使人们在进行文化创新的时候能够真正有法律制度的保障,唯有如此才能够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通过文化创新,真正创造出属于人民、符合客观真理的作品,从而增强中国的文化竞争力。

(三)立足民族性的文化立场,提供精神指引

当前,我国面临着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以及社会转型的国内形势,在这纷繁复杂的局势之下,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遇到了很多现实的阻力和问题,我们要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文化史发展规律进行了总结,纵观人类文化发展史,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这一客观规律决定了我们不能割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应以现有的文化遗产为基础,推陈出新,将其发扬光大。

继承传统是文化民族性的基本要求。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实现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是一种维系社会稳定的潜在力量,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帮助人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的现象。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人们内心深处的东西,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寻找到心灵的归宿,使人们拥有正确的精神向导。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精准聚焦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依据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群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差异化诉求,有针对性地扩宽不同群体的精神生活空间,让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需要得到合理的表达和满足,促进人民精神文化需要满足与人民精神力量增强成同向的动态发展趋势,为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四)秉承开放性的文化观点,着眼文化前沿

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关于世界文化的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世界文化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人无法阻挡的社会潮流。这是马克思在研究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一定会打破国内市场,将资本扩展到整个世界,打破以自然为基础的国家的大门。同时世界文化的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开放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坚持文化的开放性,才能够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进而推动当代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是相辅相成的,随着资本的输出,文化也逐渐进入了世界历史的领域。这一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要推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就要充分坚持马克思的世界文化的思想,充分发挥文化的开放性特点,怀着有容乃大的广阔胸襟,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融通国外各种有益的思想文化资源,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养料和活力。坚持吸收外来文化所长,着眼世界文化前沿,需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加强交流,深化认识。马克思认为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能够开阔人们的眼界,发现真正全面发展的领域。我们要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精品,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认清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其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世界各国的文化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不同于中国文化的一些特点,其中的精华部分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最后,立足国情,为我所用。我们通过辨析,找出了外来文化中的精华,但我们并不是照抄照搬过来,而是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对其加以改造,在使之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将外来文化的精华吸纳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始终以开放的心态、自强的信念、宽容的胸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发展当代文化。

五、结语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人类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也是一份十分宝贵的思想财富,为我们研究文化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当今世界,全球化不断深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只有积极参与其中,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全球化加强了各个国家间的交流,营造了一个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条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去,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有利条件。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作用,抓住机遇,采取各种具体可行的措施迎接挑战,从而实现当代中国文化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83.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8.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57.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3.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12.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4.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

[1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4.

 


 

2、个人生活彩照1张。

 

cde49d8812494b2089b9c20bdbade4c5.jpeg

 

 

[打印正文] [返回顶部]
分享到: